2017餐饮业大趋势
时间: 2017-10-23 15:05:14 浏览数: 233
1、马太效应加剧,大树底下不长草。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句话出自《圣经-马太福音》,后人称为“马太效应”,意思为: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今年年初,内参CEO秦朝跟某餐饮老板聊天。被问及今年大动作时,他的答案是:大树底下不长草!他在大本营已经把几个跟得最紧的品牌排查了一遍,列出每家前几名最赚钱的门店,然后就在他们旁边选址开店。用价格、品质、服务体验等组合优势击垮对手,让自己彻底成为品类之王。
这个老板手握数千万美元著名基金的风投快速崛起,他一边向全国扩张,一边在区域市场集中兵力攻城拔寨。那些竞争品牌最赚钱的那几家店,能够占到总营业额的40%-50%以上,一旦这些店被挤垮,将导致全线崩溃。
截止到10月,这个老板正在一点点实现目标。而跟他类似的强势品牌们,对主流消费群认知的占领,让弱小品牌迅速被边缘化,丧失对顾客的吸引力,然后被挤出这个跑道。而且强势品牌背后对房租的议价能力、对产品的定价优势、人才的吸附能力、以及供应链采购的成本优势等,都会演变成系统的竞争优势。
马太效应,在餐饮业会越来越凸显。
2、线上线下加速融合:新零售重构新餐饮
互联网下半场,线上正在加速向线下渗透,线上线下融为一体,将共同构筑新的消费零售场景。
餐饮业在标准化、供应链的强大推力下,也正在加速向零售化迈进。堂食+外卖+可流通食品商品,破解传统餐饮“三高一低”,甚至实现规模化指数级增长。
餐饮一旦向零售化打通,其实就是另一个快消行业。对比下国内部分上市餐饮品牌与食品快消品牌的市值,发现目前中餐品牌的市值大多在30-40亿港币左右,最近涨的最猛的呷哺呷哺是76亿港币多,然而去年刚刚在香港上市的周黑鸭市值逼近200亿。
3、资本化:餐企越来越拥抱资本
在过去,餐饮业并不被资本看重,一是行业透明度不高,二是产品标准化程度不高,难以具备规模化和高成长性,资本不愿意投,也不敢投。再加上俏江南、大娘水饺跟资方撕逼的个案事件,让很多传统老板对资本望而生畏。
但是,这两年随着大量跨界创业者涌入餐饮业,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渗透,餐饮业正在加速成熟。更多资本的视线在转向餐饮业。西少爷、遇见小面、喜茶、美奈小馆、松哥油焖大虾……不少新一波拿到资本的餐饮品牌正在加速奔跑,所涉及的品类也从过去“高冷”正餐变得越来越接地气。
不久的将来,餐饮业也会像其他成熟行业一样,创业者+资本成为标配。在资本的推波助澜下,餐饮老板们也将真正从开餐馆的小老板向做餐饮的企业家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