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父母的忧思:网瘾
时间:2012-05-23 10:37:30 浏览数:
千万父母的忧思
一提起孩子上网,很多家长头都大了,谈到最后往往是沉重地吐出两个字:"没辙!"在网络遍地开花的今天,许多原本聪明活泼、天真烂漫、学习优秀、人见人爱的孩子变成一个个失去纯真、亲情甚至灵魂的机器人,整天就知道拴在电脑跟前,见人不理,课也不上,有家不归,甚至六亲不认。这样的事例频频见诸荧屏、报端,以至于有人惊呼:"网瘾甚于毒瘾!"笔者在此并非是将网络视为洪水猛兽而提倡打倒、消灭,而是意在探讨上网中毒、染上网瘾的社会现状、问题根源及消除对策。
青少年上网成瘾,是短短几年间出现的现象。笔者由于较早地介入网络,亲眼见证了这一信息媒介和娱乐方式对青少年的吸引、控制过程。1998年,网络才刚刚开始走进大学校园。两三年光景,网吧就在中小城市普及开来。于是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涌进网吧。仅网上聊天、网络游戏两项就迷住了大部分上网者。据江苏省中学生心理信息采集与分析中心前段时间的调查显示,上网的中学生中,大约只有29.7%的人上网主要是为学习或了解信息,23.3%的人主要是打游戏,46.03%的人主要是与网友聊天。通常,男孩子主要贪恋网络游戏,女孩子主要痴迷网上聊天。电子游戏、录像、言情或武侠小说等传统休闲娱乐工具的地位都被迅速取代。
少年儿童一旦陷入网络中,就很容易沉迷下去,形成网瘾,严重者被网络牢牢控制,不可自拔。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价值观错位,道德感退化,迷失人生的方向,甚至出现反家庭、反社会情绪,视家长、老师等监管、教育他们的人为敌人。于是,一些家庭因此破裂,孩子与家长发展到水火不容的地步,还有的孩子急躁时打骂父母、提出跟父母断绝关系、要求父母离婚甚至杀死父母的悲剧。媒体更多报道的是中小学生乐不思蜀,在网吧没日没夜地一玩几天,让家长操碎心、跑断腿的故事,在外上网长达七天七夜的事例屡有耳闻。从2004年以来,各种媒体包括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栏目已经无数次报道了类似事件,家长那一双双泪眼、一声声悲泣让人不禁深思:这到底是怎么了?
上网为什么会成瘾
据估测,在全国近亿网民中,青少年上网成瘾者的数量至少在440万人以上。究竟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喜欢上网?在笔者看来,其中的原因固然复杂,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网络具有无限的开放性和虚拟性。
互联网上的资源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这具有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网络给青少年提供了一个新奇丰富的大观园,在这里,他们可以自由涉猎,尽情浏览,求知欲得到极大的满足;同时,互联网的虚拟性也使得他们有了一个超脱于家庭、学校、社会之外的第四空间,在此可以倾诉心灵的秘密,模拟现实中的某些场景,部分实现个人的梦想。如有些孩子说"游戏中我可以统帅千军万马,攻城拔寨"、"网上我有很多朋友,有人关心我、欣赏我",等等。但另一方面,他们交流的内容和获取的信息鱼龙混杂,不乏色情、暴力等富含不良刺激的东西,许多孩子在网上饥不择食地了解各种与性知识相关的东西,甚至是格调低下的黄色图片、电影,并热衷于脱衣视频聊天,以至于他们的性观念十分混乱,误入歧途者骤然增加。这一点已引起许多家长的警觉和恐慌。
2.家长对孩子上网不注意引导或错误引导。
很多家长都不懂或者不太懂电脑、网络,更不能正确、全面认识它们的功能和利弊,片面地认为这种高科技产品,值得鼓励孩子使用,或者简单地判断网络可不是好东西而强行禁止孩子接触。这都会给孩子造成误导。家长纵容的态度会使孩子丧失警惕性和是非观,过于自由任性,而不懂得自我约束,结果陷入上网的误区。家长盲目排斥网络的态度则会使自己和孩子形成代沟和矛盾,助长孩子的逆反心理。有些家长无意间对网上不健康信息的提醒,却强化了孩子求新、求异的心理,这种引导就适得其反了。还有些家长为避免孩子上网,给予种种许诺,这样不仅会影响到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庄重形象,增强他们的自大心理,而且一旦许诺不能兑现,孩子会通过变本加厉的上网来"惩罚"父母,发泄怨愤。
3.,孩子的心理不能健康地发育成长。
部分家庭的双亲之间、亲子之间关系紧张,孩子对家庭具有一种叛离心理,转而去网上释放心中的郁闷。现在单亲家庭越来越多,这种家庭里的孩子自卑、痛苦、内向,不愿与身边的人交往,而是从网络中寻求温暖和心灵的寄托。他们很容易对网络过分依赖。据调查,大多数上网成瘾的孩子都是因为在学校、家庭找不到快乐、自信,缺乏关爱,才沉醉到网络里的。
4.孩子在学校和社会上得不到尊重,挫折、孤独感严重。
那些成绩差、在校表现不好的孩子,在学校和社会中往往得不到尊重,与老师、同学、亲友的关系比较紧张,因而内心孤独,自暴自弃,或者厌恶学习,从而想通过上网成为聊天高手、"游戏专家"等证明自己的价值,弥补心灵的空虚和自信的不足,于是一头扎进网络,忘记外物。
由此可见,青少年上网成瘾是一个具有深刻社会背景的问题,不仅仅是"孩子贪玩"这么简单。网上好玩只是外因的一部分,而主要的原因还是孩子的心理情感上出现了问题或空白,需要另类的东西去填补或替代,但他们又缺乏足够的辨别力与自制力,于是有意无意地堕入网络中,难以自拔。比起前些年盛行的电子游戏而言,网络的力量(包括副作用)则大多了,问题也复杂多了,许多孩子可以不去玩电子游戏,但难以保证不上网,因为在今天上网既是一种学习、娱乐方式,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每个人都少不了"触网",关键是如何正确对待它。正常的人一般只把网络作为一种工具,但心理有问题的人则把它作为一种依赖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如压抑型人格的孩子上网是为了情感释放,放纵型人格的孩子上网是为了满足欲望,逃避现实的孩子上网是为了猎奇和寻梦,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但归根结底,上网成瘾的问题是一种心理问题。当前,许多孩子都多多少少存在心理问题(心理防线脆弱也是一种心理问题),而上网成瘾又加重了这种心理问题。
家长真的"没辙"吗
病还要用心医。靠"上网过滤专家"、靠网吧监督员、靠打靠骂,都不能真正解决青少年上网成瘾的问题,根本之道还是像"青少年网络文明爱心大使"陶宏开教授所说的那样,要靠教育者的爱心、耐心和诚心。
孩子上网成瘾之后,家长不应该太焦虑、太急躁,并进而灰心绝望、放任自流。关键还在于真诚引导,以朋友的姿态和孩子平等对话,让他们能听得进去并感受到家长对他们的珍爱和厚望,从而实现对他们的感化和转化。当然,这种思想工作做得越早越有成效,最好是在孩子的网瘾处于萌芽状态时。无论如何都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否则教育就彻底失败了。石家庄有一个当司机的父亲因14岁的儿子沉迷上网屡教不改,而把孩子绑在车后面游街示众,让其跟着自己的货车跑了两公里。这样能把孩子教育好吗?
而与此相反,陶宏开教授则成功地解救了数百名孩子,并通过在各地作巡回演讲、组织发起"挽救上网成瘾者"志愿者行动,已使大批青少年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从网络的困扰中走出。他最早挽救的离异家庭女孩曲倩不但不再迷恋上网,反而主动作为志愿者去帮助其他的孩子。一例例成功事迹,让人看到了消除青少年网瘾的希望。当然,让孩子除去网瘾确实很难,教导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冲突,有反复,难度之大甚至会如某些人所说的"戒网瘾就像戒毒瘾",但只要家长们永不放弃,不断调整方法,真正走进孩子的心里,将预防、鼓励、引导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孩子成为一个有爱心、有思想、有志向的精神健全之人,那么网瘾就不会成为一个深深困扰众多家庭的大难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