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他们你知多少?

时间: 2016-08-12 09:58:07 浏览数: 233

 

 

两年前,中国前三大首富,马化腾、李彦宏、王健林站在同一个舞台,面带微笑,将各自的手握在一起,宣布万达电商公司(公司全名:上海新飞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平台名:飞凡网)成立,腾百万的友情由此拉开序幕。然而,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马云形容他们三大巨头合作是乌合之众,散伙是必然?

 

电商行业的“三英战吕布”

 

 

相比当初合作时的喧嚣,这个结局来得有点静悄悄——他们只是在公司的工商资料备案中,变更了一下投资人的股权结构。

 

两年前的飞凡可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孩子。2014年8月29日,腾讯、百度、万达三大巨头联手宣布成立万达电商公司,总投资50亿元。万达持股70%,腾讯和百度分别持股15%。三方宣告,计划5年投资200亿元,打造全球最大O2O电商公司。

 

此事件一出,创业圈、投资圈各路评论不绝于耳,当年,万达商业地产在香港证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当年港股募集资金最高的公司,业内评价靠的就是这个O2O故事。而关于腾讯和百度的加盟,大家解读最多的资源是对万达电商流量和客户的导入。

 

万达是实体经济的佼佼者,百度掌握着互联网最大的搜索引擎,另一个腾讯则拥有着最大的互联网社交软件,可谓是强强联合。在2014年那个阶段,O2O盛行,关于这样一场线上线下的全渠道合作被看好。

 

2015年1月4日,万达集团在其官网发布消息称,万达电商刚刚引入10亿元的投资,出让了5%的股权。这意味着,成立仅仅4个月的万达电商估值高达200亿元。

 

2015年3月28日,在宣布合作后历时近7个月,耗资50亿打造的万达电商平台“飞凡网”正式上线试运营。

 

两年内,飞凡网暴露出种种问题:产品数量少、内容单薄、页面不丰富等,跟财大气粗的腾百万气质完全不相符合。

 

此外,还出现了换帅风波。2015年6月3日万达电商CEO董策被传离职,而之后,CEO的职位竟然悬空了8个月,直到今年2月,原芒果网CEO李进岭入职。8个月CEO空置,这也难怪飞凡网进展缓慢。

 

据知情人士的信源称,万达电商之前投资的50亿元已经耗尽,即将启动第二轮注资,但腾讯和百度均已不愿意再投资,选择退出,万达自己重新注册了一家名为“新飞凡”的公司,将自己继续做电商平台。

 

8月2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阅资料发现,成立于2015年3月25日的上海新飞凡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投资人名单中,2016年7月7日前包括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百度及腾讯,但变更之后仅有万达金融服务有限公司;与此同时,新飞凡的董事备案也由王思聪、曲德君、向海龙、吴宵光、丁本锡、王贵亚和Dong William CE变为曲德君、王思聪和李进岭三人。

 

向海龙为百度高级副总裁,吴宵光为腾讯电商控股公司CEO。

 

种种迹象表明,“腾百万”现在就剩“一万”了,意图打造全球最大O2O电商平台的腾讯、百度、万达三巨头合体也分崩离析了。

 

 

全新商业模式没人知道怎么做

 

事实上,这个三巨头平台曾经的梦想是铺进万达所有广场、酒店、度假地的电商服务,尽可能外拓客户,实现对万达消费终端、全国范围主流购物中心的全覆盖。没错,万达的资源在于它的线下实体网络,迄今持有的物业面积达2831万平方米,囊括沃尔玛、万达百货、星巴克、麦当劳、希尔顿等国内外数万品牌,每年有近20亿人次的客流。万达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线下的淘宝、天猫。两者虽然都有自营部分,但特长却不在此,万达主要收入来源则是销售商铺、收取租金或佣金。

 

面对淘宝天猫一家独大的市场格局,王健林曾公开表示,他们要创办一个区别于淘宝和京东的互联网电商网站。万达电商的核心将是“大会员”、“大数据”。


万达通过集团100多家广场和接近100个酒店、若干度假区的会员体系,在移动终端搜集会员消费频率、额度和偏好,然后通过大数据来进行招商和店铺布局。    


不过,按照万达电商前前任CEO龚义涛之前向媒体透露的说法,当时王健林不知道要干什么,他也不知道要干什么。


他自己花费了3个月时间才让管理层明白O2O到底要做什么,然后再说服公司其他人进一步推动进展,因为大多数领导还停留在网购这个层面上。就这个过程,耗费近一年时间。


之后,外界陆续看到万达推出的两个不成熟的电商产品:万汇网和飞凡网。


2013年底,万汇网最先上线,定位为万达广场的O2O智能电子商务平台,业务涵盖百货、美食、影院、KTV等领域。


具体来说,就是为用户提供最新的广场活动、商家资讯、商品导购、优惠折扣、礼品兑换等服务。但这个被称为“万达会员卡”模式的商业平台,并不提供实物在线购买服务,更像是万达线下的导购平台。


这种模式显然不能满足王健林对互联网的“野心”。于是,万汇网被推倒重来。这才有了2014年8月由万达、腾讯、百度联手打造的飞凡网问世。

 

而公开数据显示,截止2016年6月底,飞凡开放平台合作商业项目超过3000个,飞凡商业联盟拥有商户超40000家,飞凡会员总数超过1.2亿。

 

50亿,换3000家购物中心自愿开放会员体系给万达,以及1.2亿中国人的消费大数据,可腾讯、百度为什么这次不买帐了呢?

 

除了众所周知的腾百万电商O2O平台未有本质推进之外,有媒体打探到了两年来飞凡发展路上的部分内情——僵尸会员泛滥、补贴式烧钱、合作推进艰难,或许可以从另一个维度解释腾百万分手的深层原因。

 

1、庞大的会员体系水分掺杂太大

 

所谓的1.2亿会员掺杂了大量水分。

 

飞凡网罗会员基本依靠Wi-Fi共享手段。“进入万达广场或某个与飞凡合作的购物中心,连免费Wi-Fi时就要点击登陆界面。按国家法规要求,Wi-Fi不能直接连接,需输入手机号,验证成功后才能上网。”

 

与飞凡达成合作的北京某购物中心内部人员称,消费者只是想连个Wi-Fi而已,根本不会注意登陆界面下方有一行字,写着“您已自动成为飞凡会员”,但连接成功后,飞凡就默认上网者成为其会员。

 

此种用户获取成本虽低,却造成大量影子会员、僵尸会员。腾讯、百度携手万达意在线下大数据变现,自然不会满意。

 

相比之下,飞凡APP 的1200万下载量是比1.2亿会员更具参考价值的数字。

 

2、拓客本质,却是烧钱

 

过去两年,万达先后将购物场景下多种刚需行为模块嵌入飞凡APP中,旨在激活用户活跃度。这些模块包括停车、支付、抽奖和SP(促销)等,但拓客本质,却是烧钱。

 

以停车为例。飞凡花大力气与全球规模最大的智慧停车企业ETCP结盟,希望实现1万家停车场覆盖,成为全球最大停车场入口。万达广场及飞凡外部合作商业项目均准备接入ETCP,通过与其软硬件对接,打通飞凡旗下商场停车系统。

 

“消费者不是必须从飞凡渠道才能交停车费,但是下载飞凡APP后交停车费更便宜。””知情人士说,类似的补贴思路也扩展到了电影票销售、餐饮和促销等环节。在格瓦拉或猫眼购买一张电影票大约花费20至30元左右,通过飞凡APP购买最便宜只需9块9。

 

3、万达独角戏,百度腾讯难以全情投入

 

腾百万看似三强联合,实际上还是万达主导的合作。从股权结构来看,万达持股70%,腾讯、百度各持股15%。

 

这样的持股比例对百度腾讯来说当然不会全情投入,对于这两家公司来说,这更像是一笔投资而非为自己做电商平台。做起来当然受益,但做不起来自己的损失也不是不能接受,并非要拿出破釜沉舟的决心。

 

何况飞凡大量消耗腾百万原始资本的同时,并没有在与腾讯、百度的打通与融合方面做出足够成绩,这可能是压倒腾百万散伙的最后一根稻草。三巨头产品、平台之间的深度对接显然不够。

 

 

乌合之众,散伙是必然?

 

曾经,王健林对“腾百万”的电商梦还是很有自信的。

 

2015年4月,王健林曾在公共场合呛声马云:“去年我跟百度腾讯成立一个公司,有人给我们取名字,说我们叫腾百万,更可恨的我们有一个名字,叫玩淘宝。你认为我们会是玩淘宝吗?假设我们三个是梁山的晁盖、宋江和吴用,现在想拉你入伙,你上不上梁山呢?”

 

面对王健林的攻势,马云曾表示,“腾百万”的合伙是凑拢班子,是没有共同价值观、共同愿景的乌合之众。

 

对于王健林用梁山好汉的做比,马云也没有买账,他说: “任何一个组织,首先要问你的使命是什么,愿望是什么,共同的价值观是什么,要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个了不起的作用。

 

梁山108将,合在一起的核心是替天行道,他们共同的价值观是江湖义气,兄弟为大,他们很遗憾,没有建立一个真正的愿景。所以我觉得这个组织的问题在这。”

 

从马云呛声王健林可以看出,马云似乎在当年就预见了“腾百万”今日的结果,一语成谶。

 

缺乏互联网思维做电商,如同走秀

 

 

虽然飞凡电商的后台很硬,但是想要对标阿里还是有些自不量力。

 

首先,对手强劲。2015年,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电商市场早已形成了以它们为主的相对成熟稳定的商业格局,万达此时进入根本讨不到任何的便宜。

 

“腾百万”的实力自然不必多言,但三家毕竟不是做电商出身,从过往的经历来看,在电商领域,这三家都算不上成功。

 

腾讯B2C平台QQ网购和C2C平台拍拍网早已卖身京东,而后者已被彻底关闭。百度从2008年开始做电商,从有啊关张到乐酷天撤资,再到爱乐活转 型,再到最新的电商平台“百度MALL”,百度的电商之路走得也不平坦,也没有取得特别好的成绩。万达更不必说,作为地产行业的龙头,万达相对缺少互联网思维。

 

三个电商菜鸟还想和马云、刘强东这两位老司机玩,只能说腾百万钱多人胆大。曾经三家联合都没能为飞凡电商杀出一条出路,如今只剩万达一家恐怕也难有作为。

 

 

万达做电商的优势明显,但劣势在于缺乏电商基因,体型庞大,从决策到落地,不够灵活。言而总之,只是披着互联网的外衣的传统商业罢了。

 

马云就曾在演讲中称: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讲的O2O是伪命题,老虎插上翅膀最多只是想象力,坦克装上翅膀未必是飞机。

 

不过王健林很会安慰自己:即使这200亿全部失败,O2O没做成功,起码找到了互联网金融方向。再说首富有的是钱,亏个几百亿也不是啥了不起的大事。

 

万达所有的动作都是在转型。然而,即使是瞄准互联网金融领域,万达的脚步也是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

 

今天的互联网+新格局,我们可以看到的现象是,哪怕是巨头也不再仅仅是单干局面,纷纷选择了合作,滴滴+优布中国,阿里+苏宁,京东+沃尔玛+永辉,国美+大润发……而飞凡如今也联合了数千家线下实体店准备开始大干。

 

只是缺乏互联网基因的万达似乎看对了趋势,却押错了方式。


万达走入“无人地带”

 

想当初,1+1+1>3的理想结盟,外人解读最多的无疑是,借助腾讯、百度资源,对万达电商流量和客户的导入。

 

腾讯手中的两大杀器:微信和QQ,不容小觑;百度O2O,地图、糯米两条腿走路;还有万达官方披露的截至2016年7月的145座万达广场、93家高星级酒店、51家万达百货、292家万达院线及每年10多亿的客流。

 

不过,故事里的三位主角,王健林、马化腾、李彦宏显然各有利益和盘算。虽然腾讯可提供微信的入口资源和用户,百度则提供地图和线上流量资源,换取万达庞大的线下流量,三家资源互补形成O2O生态体系。


但不可忽略的是,与微信入口对接的还有腾讯重点投资的京东、大众点评;如何平衡自身内部的资源配置,究竟能给予万达电商多大支持力度,恐怕都要以利益结算和分成为前提。


王健林此前对百度、腾讯的“抱怨”,或许也从侧面印证了上述猜测。“别看他们两家是搞互联网的,给的意见不多,全是我们自己研发的。百度和腾讯的价值,仅是在技术产品的开发上提供一些意见”。


三家巨头合作的现实,也可能是无奈。出身于传统商业地产的万达集团,近年正在努力褪去钢筋和水泥味,进行“去地产化”转型。按照马云的说法,王健林需要的是一场完全彻底的商业改革。


但万达是全球最大的商业地产商,其自营业态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合作方式之复杂,业内难有与其匹敌者,所以截至目前,没有任何现成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可以效仿参考。他们走进了任正非所说的“无人地带”。

 


还记得2015年4月,王健林与马云两大富豪的那段略显尴尬的对话吗?

 

王健林邀请马云加入“腾百万”阵营,但马云回复:“你们三家有点像凑拢班子。”

 

如今连马化腾和李彦宏一起退出,万达还没有方向的“电商梦”,也只能王健林一个人做了。

欢迎来了解多赢,我们致力于服务业。
粤ICP备12034500号-3
Copyright 2008-2017 广州市华工电脑网络工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指导:广东省科技厅 广东省信息产业厅 广东省中小企业局 广东省财政厅 华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