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配置新系统 四季度笔记本五大看点
时间:2009-10-09 11:04:57 浏览数:
第1页:看点一:中高端独显本受欢迎
· 看点一:中高端独显本受欢迎
近几年来,DIY台式机市场成长速度放缓,笔记本市场则呈爆发式增长,国内数以万计的DIY用户在购置自己的第二台或第三台电脑时,会考虑转投笔记本阵营。但问题在于,多数国际厂商对国内消费者的这种变化反应迟钝,始终没有推出主流价位的中高端独显本,导致这部分用户的消费潜力无法释放。当然,散热问题也是导致此情况的另一个原因。
其实,国际厂商没有抓住中国大陆市场的变化也在情理之中,因为在美国和日本这些发达国家,许多人都用PS2和XBOX、或是Alienware这种大屏笔记本来玩游戏,13~15英寸的笔记本则以集显为主,注重便携性、散热效果和续航时间,因此像美国的惠普、戴尔和苹果,以及日韩的索尼、东芝和三星这些厂商,在今年以前都没有太多的主流尺寸中高端独显本。
最早发现这块潜在市场的是中国台湾的两大厂商:宏?和华硕,它们在近几年不断推出令人兴奋的游戏型笔记本。它们在不断推出拉低价格的同时,在外观设计方面也大胆创新,比如宏?的5935G、华硕的N51Vn等等,曾经的华硕G1和G2游戏本也令人记忆犹新。
不过在今年开始,又有几家厂商终于开窍了,先后推出了价格实惠的中高端独显本,比如联想Y450、七喜V98(报价 参数 评测 图库)、三星R518和神舟HP860等等,其中性能最好的显卡是GT240M和HD4650(GDDR3显存)。另外有消息称,索尼即将发布一款14英寸新品,采用GT230M显卡,同样是48个流处理器和128bit显存位宽,并且配备GDDR3显存,仅仅是比GT240M核心频率稍低一点而已,性能差距在10%以内。
显然,谁能准确把握中国消费者的特点,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随着制程的不断更新,今后笔记本显卡的发热量也会越来越小,在16英寸笔记本里采用GT280M这种顶级显卡也不是什么难事,只要散热过关,价格合理,就一定会有大量消费者买单。
[这里是分页代码]
第2页:看点二:酷睿i7四核更"聪明"
· 看点二:酷睿i7四核更"聪明"
在9月召开的2009秋季IDF大会上,英特尔正式发布了移动版酷睿i7系列四核处理器,和老款四核相比,酷睿i7主要有以下五点改进:
1. 睿频加速技术。它源于之前的Intel Turbo Boost技术,能根据实际需要来开启/关闭/加速单个或多个内核的运行,如果一个任务只需要两个内核,则可以关闭另外两个内核的运行,同时把工作的两个内核的运行主频提高(动态智能超频),这样动态的调整可以提高系统和CPU整体的能效比率。
2. 超线程技术。可以模拟出多一倍的核心数量,在多任务应用中会体现出一定优势,比如这颗酷睿i7四核处理器,凭借超线程技术即可在系统中显示为八个核心。后面我们也会有相关测试。
3. 最多8MB三级缓存。移动版酷睿i7处理器加入了共享式的三级缓存,除了i7-720QM的三级缓存为6MB以外,i7-820QM和i7-920XM则拥有8MB的三级缓存。另外,每颗核心都各自拥有256KB的二级缓存和32KB的一级缓存。
4. 集成内存控制器。减少处理器和内存交换数据的延迟。
5. 内建SSE4.2指令集。新增7条和文本处理相关的指令。
在新款处理器发布之后,各大笔记本厂商也推出了相应的四核笔记本。虽然主流消费者还不需要如此高端的产品,但还是会有少数用户正在追求更好的性能,比如专业的图形设计人员、视频编辑工作者等等。
作为首批采用Nehalem架构的移动版处理器,酷睿i7给我们的感觉是“更智能了”,它可以更灵活地分配资源和能耗,从而在实现高效率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发热量,并且延长电池续航时间。现阶段的15~16英寸笔记本都可以很轻松地将其容纳其中。
如果您的工作经常需要极其复杂的CPU运算,并且愿意为此提供更多的预算,那么采用新架构的四核处理器就是很好的选择。不过如果您不是很着急的话,也可以等到明年二季度再出手——届时,32纳米的新一代酷睿i7/i5四核以及i3双核处理器就将发布,它们会在性价比和单位能耗方面有着更好的表现。
[这里是分页代码]
第3页:看点三:CULV双核即将发力
· 看点三:CULV双核即将发力
对普通用户而言,目前的中高端处理器已经出现了性能过剩的情况,因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低功耗将是未来处理器的另一个发展方向。在过去两年里,酷睿2双核U系列处理器是兼顾性能和超低功耗的型号,出现在少数超轻薄笔记本中,凭借发热量小、续航时间长的优势倍受商务人士的青睐,但由于价格过高因此很难被大众消费者所接受。
从今年四月开始,砍掉一半核心的单核CULV(Consumer Ultra Low Voltage,消费类超低电压)笔记本上市了,起初它由于轻薄便携、价格低廉而引起高度关注,但很快用户就发现这种低主频的单核处理器(比如SU3500)已经无法满足主流应用的需求,因此对它们的热情也迅速降温。
好在英特尔早有准备,迅速在9月推出了双核CULV处理器,比如SU7300和SU4100。我们在测试后发现,它们的性能接近SU3500的两倍,在多任务运行时的速度有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它们的功耗仅为10瓦,和35瓦的T6600处理器相比,性能约为后者的三分之二,每瓦性能则为后者的2.33倍。
根据长期的评测经验,我们认为:奔腾双核是最具性价比的处理器,而CULV双核则是轻薄型笔记本的最佳搭档。此前过高的价格是阻碍CULV双核普及的壁垒,而随着SU7300和SU4100及其后续型号的上市,那些抱怨笔记本续航时间太短、而且预算有限的消费者终于可以满意了。
[这里是分页代码]
第4页:看点四:超薄设计难题全解决
· 看点四:超薄设计难题全解决
仅仅依靠平价CULV双核的普及,还不足以令超轻薄笔记本快速增长,而其它技术的不断突破和成熟,使整体成本迅速下降,才是引发这个新兴市场呈现井喷式增长的直接原因。这些让笔记本更轻薄的技术主要有以下三点:
1. LED背光技术。笔记本的屏幕可以分为两部分,前面的液晶面板和后面的背光源,目前面板方面没有什么变化,只是背光源有所变化——和以前的CCFL灯管相比,新的LED背光体积更小,因此可以大幅降低屏幕厚度。此外,LED还有环保、寿命长、色域广等优点。不过话说回来,由于面板没变,因此最终我们看到的显示效果也没有太大的改善。
2. 锂聚合物电池。锂聚合物电池(Li-polymer,又称高分子锂电池)可以做的很薄,而且形状也可根据笔记本底部空间而定,这就大大降低了超轻薄笔记本的设计难度。和以前的锂离子电池相比,它使用胶态的固体,因此不存在漏液问题;而且在容量方面,它将比同样大小的锂离子电池高出一倍。
3. 更小的芯片制程。随着处理器采用45纳米(明年过渡到32纳米),显卡开始采用40纳米,主板芯片明年也将更新为45纳米,这些发热大户今后将越来越“冷静”,相应地,它们所需的散热模组和通风空间也可以更为精简。而且明年南北桥芯片还将合二为一,主板上最少只有两颗芯片,PCB板面积也会变得更小,这一切都会超轻薄笔记本的制造变得更容易。
[这里是分页代码]
第5页:看点五:Window 7 让本本更好用
· 看点五:Window 7 让本本更好用
在以前,新一代操作系统的推出或许会引发一次PC更新换代的热潮,但这一次,我们认为这种情况不会大规模发生,顶多就是一部分原本打算8、9月出手的消费者,可能会因为Win7而等到10月份,毕竟直接预装比间接升级要省事、放心的多。
这主要是因为,以前每次系统升级,都会对电脑的硬件配置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2007年发布的Windows Vista。但由于Vista的运行速度反而比XP更慢,因此遭到许多用户的抛弃,甚至有许多人在买回预装Vista的本本后,会自己将硬盘格式化掉,然后重新安装XP系统。
不过这一次,Windows 7 对硬件的要求不升反降,一般的双核处理器、2GB内存、集成显卡即可轻松运行,因此受到许多老PC用户的青睐。另一方面,其实它也会对笔记本销量带来积极的影响,因为这是获得正版Win7系统最实惠的方式,而且在兼容性方面也更有保证。
在目前的业界评论来看,大家普遍认为Vista只是个收集问题的过渡产品,而Win7才是新一代操作系统的最终形态,在速度、美观和易用性方面都有较好的表现,虽然还存在一些小Bug,但已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就像当年XP刚刚发布时一样。我们在试用过后,对它的任务栏预览功能印象深刻。
■——来源:中关村在线(本网编辑:栖凤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