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行业陷入“围城”困局
时间:2009-08-18 12:01:50 浏览数:
有人喜欢有人愁。对于竞购上广电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5代生产线资产,8月7日深天马确认已经入围,另一家国内面板强豪京东方则铩羽而归。
而近期面板行业的另一个令人意外的消息,就是彩虹集团最终放弃在江苏张家港的TFT-LCD 6代线项目,其与上广电被迫出售5代线资产一样,都是一股苦涩滋味在心头;与此同时,包括深圳、广州、成都、武汉、合肥、南京和张家港在内的众多城市,却在不遗余力地吸引境内外面板厂商投资TFT-LCD生产线。
有人要冲进去,有人却要脱身跑出来,这难道就是面板“围城”?
出城者的梦魇:
缺乏资金与技术
上广电NEC成立于2003年,待出售的是国内第一条TFT-LCD 5代生产线,总投资100亿元人民币,2004年10月正式投产。实际上,当年正是在其带动下,上游相关原材料及下游模组厂商陆续在上海及周边的江苏昆山等地落子,令长三角地区成功打造出面板产业链。
上广电NEC的5代线规模效益一直不明显,经营面临困境,筹划中的6代线投建计划缺乏资金支持,错过了最佳切入时机。在江南证券研究员高俊芳看来,上广电NEC缺乏规模效应、管理失当及产业整合失败,令其5代线的盈利能力较京东方、龙腾光电5代线逊色。2008年面板价格雪崩,上广电NEC面临生存压力,已无法保住原有的5代线。
业内不少人士进一步指出,上广电5代线的失败,从根本上讲还是与其核心技术缺失,上游原材料采购长期仰仗日方等因素有关。
上广电原希望借助NEC技术发展自有产业,并带动液晶面板上游原材料产业发展,但实际上TFT-LCD基础核心专利早已被境外大公司瓜分,加上日方严格限制面板生产技术输出,合资公司还需向日方缴纳一定的专利费,上广电的液晶面板“以市场换技术”的思路难以执行下去。另一方面,上广电上游关键零部件、设备和材料也都被日本企业控制,比如玻璃基板、液晶、彩色滤光膜等严重依赖旭硝子、富士等企业,甚至海外销售也要依赖三井物贸,成本控制几成空谈。
大尺寸液晶面板一直是整个国内彩电产业的“阿喀琉斯之踵”,由于未能掌控液晶面板高世代生产线的核心技术,整个彩电产业也处处受制于人。总部位于陕西咸阳的央企彩虹集团一直以彩色显像管(CRT)生产为主业,由于平板显示器件发展迅速,其转型要求急切,希望进入大尺寸液晶面板生产领域。2008年10月其与江苏张家港市达成协议,合作建设平板产业基地,拟投资146亿元建设一条月产6万片的6代线,然而不到一年的时间,就传来项目停工的消息。
实际上有消息称,该项目已完成合资公司注册、政府备案及环评批复等工作,确定了技术方案,组建了核心技术团队,在设备选择、材料采购、资金筹措等方面均有进展,但一场金融危机令国内外面板厂商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项目持续投资紧迫性增大,从而对彩虹集团产生了极大风险。彩虹方面考虑到企业运营压力不断增大,被迫决定暂缓液晶面板建设。
“资金+技术+人才+客户+政策支持”,这大致是当今面板企业成功发展的五大要素。从彩虹集团的遭遇来看,其退出液晶面板领域的主要原因首先就在于资金。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在大尺寸面板领域早几年就应当先行发展六七代线,但当时未能掌握相关技术,更不要说资金压力;如今技术差距在缩小,但国内企业仍没有一家能在资本、技术、规模等方面完成7代或更高世代线的投建,而日韩以及中国台湾地区面板厂商的8-10代线已成为主流,国内企业现时投建6代线缺乏规模与成本优势,市场竞争力相差较远。资金等压力已令专注大尺寸面板的国内企业在升级生产线上有些力不从心,如果这种情况不能得到根本改变,未来企业逃出面板“围城”的情形将不会罕见。
入城者的理由:
保持竞争优势
所谓“围城”效应,就是有人要逃出去,自然也有人愿意进来。
被意外踢出局的京东方已经拥有一条5代线,目前在合肥投建一条6代线,在成都投建一条4.5代线,后者主要面向中小尺寸市场。市场人士分析,其竞购应该主要出于规模效应的考虑,通过规模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京东方的优势在于具备5代线经营、管理与研发经验,并有一定的企业整合经验。尽管受行业周期影响,目前京东方的5代线也出现巨额亏损,但在这个行业,只有追加投资保持优势,才能保证生存,才有可能不会错过下一个春天。
在上广电NEC5代线的竞购当中,武汉中恒所的进取动作令人刮目相看。武汉中恒是一家大型民营企业,拥有自有品牌HSO显示器、电视机的生产销售业务,并涉足显示器下游配套产品,目前控股深华发,并与冠捷AOC建立了战略关系。在业内人士看来,武汉中恒竞购的优势在于能够打通上下游,形成垂直整合的产业格局,但5代线切割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并不经济,未来中恒能否有足够的资金实力上马更高世代线,这多少令人心存疑惑。
然而对于在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各布局了一条4.5代TFT-LCD生产线,长期专注于中小尺寸液晶面板生产的深天马来说,上广电NEC的5代线可能是极具战略价值的资产。
相对于大尺寸面板行业,中小尺寸液晶面板行业具有周期性弱、市场需求增长高、小批量定制化和毛利率高等特征,尤其近年来电子消费类终端产品市场快速发展,包括手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数码相框、MP4、便携式自导航系统(PND)、上网本等产品对中小尺寸液晶面板的需求大幅增长。来自赛迪的统计显示,2008年国内10.4英寸以下液晶面板出货10.4亿片,同比增长11.8%,出货额达83.5亿美元,同比增长4.6%。
也正因为如此,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日本和台湾地区面板厂商开始把目光投向了中小尺寸液晶面板市场。由于折旧计提结束、经济切割率及技术进步,4代以上生产线生产中小尺寸TFT-LCD已成趋势,台湾地区的5代线也开始向中尺寸面板领域进行渗透,如数码相框、上网本甚至于智能手机面板,原有的2-3代线已面临被迫转型的窘境。
深天马2006年开始从TN/STN/CSTN向TFT升级,上海天马投建了国内首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4.5代TFT-LCD生产线,2008年底深天马又相继在成都和武汉各开工建设一条4.5代TFT-LCD生产线。目前而言,深天马的4.5代线在中小尺寸面板领域的优势尚能保持,不过在5代线的竞争压迫下,其在中尺寸面板的领地已被逐步蚕食。从这个角度看,深天马竞购上广电NEC的5代线亦在情理之中,有利于进一步巩固深天马在中小尺寸领域的领先地位。
4.5代线与5代线在技术上有着较大的区别,对于掌握了4.5代线自主知识产权的深天马而言,一旦掌握了5代线技术,意味着有可能继续向高世代线发展,从而可持续保持在中小尺寸面板领域的竞争优势。深天马背后是实力雄厚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加上上海天马的地域优势,其在竞购中胜出的可能性很大,能够参与上广电5代线的并购对深天马来说无疑是天赐良机,其投资与技术风险也会大大降低。但业内人士也表示,如竞购胜出,深天马能否有效整合上广电5代线的原材料采购、生产及市场营销,掌控面板生产技术,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来源:中国证券报 (本网编辑:栖凤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