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处置五代线成上广电纾困关键
时间:2009-04-09 10:22:07 浏览数:
“上海仪电接管此次任务有些‘不情愿’,因为五代线投入太大,不妥善处理,会拖垮大家。”接近仪电的相关人士表示。
上广电被托管,折射出中国电子制造业在起步之初的阵痛。
今年4月初,上广电被上海仪电集团(下称“上海仪电”)正式托管的消息传出,上海市政府已于3月25日成立上广电托管小组,负责上广电的债务处置和资产重组,托管小组由上海仪电和上广电的管理层组成。
郑成(化名)曾作为上广电的工作人员,参与了国内第一条五代TFT-LCD(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生产线的建设。在他看来,五代线耗资过大、毛利率过低等都是导致上广电遇困的主因。而就是这条五代线,也成为上广电被托管后资产处理的关键。
【病因1】
“吃钱”的五代线
被称为“中国式索尼”的上广电曾被寄予厚望。
2003年,上广电和日本NEC合资成立上海广电NEC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电NEC”),注册资金6.21亿美元,并共同投产内地首条五代TFT-LCD生产线(下称“五代线”)。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占75%股份,NEC占25%股份,五代线的技术主要依赖于NEC。
上广电五代线上马后,相关工作一直马不停蹄地在进行。按照上广电的计划,这一项目总计投资将达到290亿元人民币,将耗时6年,分三期实施。按规划,上广电在2010年业务收入将达到100亿美元。
2005年10月,广电NEC的产能达到72万台显示器,平均良品率达到90%。2005年10月,上广电已经占据全球15?市场40%的份额,15?产品也率先实现“有钱赚”。
尽管技术和生产快马加鞭,广电NEC却很难突破自身的盈利瓶颈。“作为一个资本密集度相当高的产业,液晶项目需要大量的投入,单凭企业自身无法完成这一使命。”一位平板行业的资深人士表示。
高调投产五代线的上广电起步之初,实力要远胜于其竞争对手京东方,上广电下属两家上市公司广电电子(600602,SH)和广电信息(600637,SH)融资渠道也很通畅。为了实现生产的规模化效应,上广电一直在向五代线“输血”。有公开资料显示,广电NEC从2003年打桩开始,到2004年10月建成投产,已经耗资10亿美元。
2006年6月,广电NEC扩产计划获得批准。为了这次扩产,上广电追加440亿日元投资(约合31.36亿元人民币)。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建行上海市分行、浦发银行上海分行等7家银行,为广电NEC公司的扩产项目提供总额为220亿日元的银团贷款。这是该银团为上广电提供的第二次贷款。早在2003年,该银团就已为上广电提供总额为646亿日元的贷款。日本大和证券SMB也宣布向广电NEC注资2500万美元,用于广电NEC生产线的扩产。
【病因2】
毛利率过低
投入巨资之后,广电NEC的盈利之路依然漫漫。
2006年,由于国际液晶行业普遍不景气,液晶面板价格偏低,上广电和京东方都曾经历生存困境。当时业界认为,上广电、京东方和龙腾光电三家企业规模太小,需整合形成规模化效应才能持续盈利。2006年年底,市场也传出了三方即将合并液晶五代线的消息。然而,由于2007年行业回暖,加上京东方扭亏为盈,此次合作没了下文。
郑成说,“2007年是液晶面板的一个小高潮,很多投入多年亏损的企业都有获利,但上广电在这次市场的春天中却表现平平。”据知情人士透露,上广电的五代线并未在2007年的行业春天中赚到钱。
“即使在行业景气期,上广电的盈利也比不上京东方。”某平板业内资深从业人士向记者表示,在行情好的时候,上广电并未抓住机遇,行情坏的时候,却又亏损,所以被托管在意料之中。
据公开资料显示,上广电五代线2006年10月投产,直至2007年液晶行业回暖依然未实现盈利。受此影响,广电电子在2006年全年、2008年前三季度均有亏损。另外,广电NEC液晶公司2007年的毛利率仅为8.53%,到2008年中期甚至下降为1.48%,其2007年的毛利率约为京东方的1/2。
据郑成透露,在引入五代线之初,上广电与NEC达成协议,NEC收取上广电销售收入的3%作为提成——“上广电的五代线几乎从未盈利,以销售收入计算提成,势必会降低经营的毛利率,这也是上广电不能承受之重”。
【病因3】
缺乏自主权
另外,日方和中方合作的紧密度也成为考验之一。“尽管上广电斥巨资在此次合作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在双方合作中短板依然明显。上广电五代线的技术和专利全部从NEC引入,在技术和经营上对NEC依赖相当严重。”这种依赖让大批郑成这样的中方技术人员也感觉受制于人,“后来上广电的技术人才流失相当严重,主要是由于日方的主导力量过强,中方的技术人员总感觉‘无用武之地’。”说到这里,离开上广电的郑成有点失落。
“上广电的最大问题是缺乏自有的技术和能力,其集团下属两个上市公司拥有众多与外方的合资公司,合资的操作就是与外方合作买进技术,并没有积极主动进行自有的操作和开发。”提起这一点来,郑成唏嘘不已。
2008年第三季度,一场突如其来的面板寒冬降临。半年报还盈利5.05亿元的京东方发布三季报转亏,其第三季度亏损约3.97亿元。京东方表示,由于面板业从6月份开始供过于求,第四季度公司将继续亏损。
广电电子2008年半年报中净利润亏损3971万元,而此时行业寒冬尚未降临。“从第三季度京东方开始转亏,我们就预料到上广电即将面临极其严峻的局面,因为上广电的五代线经营状况比京东方差。”上述平板业内资深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正是由于急转直下的行业局面,市场上平板价格被腰斩“一半”以上,行业巨头纷纷报亏,大多数生产线停产或减产。严峻的市场形势也成为压垮上广电经营的“最后一根稻草”。
【处置】
五代线资产处置是关键
“上广电被托管,在我们的意料之内,又在情理之外。意料之内是,上广电的经营确实已经相当困难;情理之外的是,此次没有选择上广电的大股东上汽集团进行托管,而选择了并不持股的上海仪电,意味深长。”上述平板行业的资深人士向记者表示。
上广电的经营困境早有端倪,今年年初就有外媒报道上广电拖欠上游供应商货款无法支付。“银行现在已经对其停止贷款,也不再提供担保。”有平板行业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
“托管小组的首要工作应该是进入上广电摸底,现在托管小组中大多数人员都来自上海仪电,首先进行的应该是负债盘点。”接近仪电方面的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上广电本来就是上海仪电分出来的,这次托管可能释放出一个信号,将由上海仪电来操盘上广电的下一步重组,同时不排除上广电回到上海仪电旗下的可能。”
“下一步就只能静观其变,看市政府如何处理上广电这块‘无底洞’的资产——五代线。上海仪电接管此次任务有些‘不情愿’,因为五代线的工程投入太大,不妥善处理,会拖垮大家。”上述接近上海仪电的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
复旦大学平板显示研究中心教授谷至华认为,应尽快对上广电的五代线资产进行破产清算,“上广电的五代线技术实力雄厚,生产能力较佳,如果尽快进行清算,清理掉负债和旧有的合同,就能摇身变为优良资产,找到新的接盘手相当容易。”
链接
上海电子制造业仍有机会
上广电遇困,并不代表行业没有机会。
仪电集团旗下为五代线平板生产彩膜的公司上海剑腾,年初开始停工,到现在都没有恢复生产。“面板和彩膜的价格都腰斩一半,现在已经触底,所有厂商都在等待行业回暖。”接近剑腾方面的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剑腾在行业高峰期时进入这个行业,在2007年也曾经历过供不应求的阶段,但行业这次复苏需要时间。据记者了解,需要进一步资金支持的剑腾在等待时机。
仪电旗下的上海剑腾是最早开始进行五代线彩膜(CF)生产的企业,上广电和富士也合资成立了一家彩膜生产工厂。“上海仪电托管上广电后,如果对这两条生产线进行有效整合,他们在上游配件的生产能力完全可以完善我国平板行业的产业链,这也可以带给上海制造业更多机会。此前我们这块几乎为空白,对日韩的依赖性太强了。”谷至华认为。
上海电子制造业的新机会还在于宏力半导体和华宏NEC的整合。“2009年大陆液晶电视的销量将达到1500万台至2000万台,这么巨大的市场,我们的产业链却不甚完整。宏力半导体和华宏NEC整合后,完全可以在TFT-LCD控制和驱动IC方面大有作为。”谷至华向记者表示,尽管上广电陷入困境,但经过本轮重整,上海的电子制造业依然有机会。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本网编辑:栖凤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