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霉菌杀手 相机摄影器材防潮攻略
时间:2009-03-11 11:31:18 浏览数:
春季,春雨绵绵,气候变得湿润起来,特别是在南方,空气格外潮湿——这可是数码相机摄影器材的“大敌”,确切地说,潮湿环境下滋生的霉菌是对相机器材伤害最大的敌人。这是因为镜头的镜片表面都有镀膜,这为霉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霉菌在镜头的表面分解膜的成分,产生点状或丝状的霉斑,从而影响镜头的透光性和成像性,严重时会导致镜头的报废,所以说霉菌是相机摄影器材最大的杀手。当然了,除了霉菌,潮湿也是潜在的杀手,当相机器材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下,相机器材内部的电子器件会受到影响,加快集成电路的老化,影响显示屏寿命等。如此一来,为相机、镜头等器材做好防潮防霉工作非常必要,特别是在湿润的春季。
你肯定不想自己心爱的器材变成下面这个样子,瞧,镜头里面竟然长霉了。
如何给相机、镜头防潮防霉?方法就有很多种了,不过价格不一,少则几元,多则上万,选用哪种方式,这主要看个人的经济能力。下面本文介绍几种相机防潮防霉方法,丰俭由人,希望朋友们能让自己心爱的器材远离潮湿和霉菌的威胁,安全地渡过每一个潮湿的季节。
相机防潮方法1:相机包+干燥剂
成本:几乎没有
防潮指数:★
如果住的地方不是很潮湿同时相机常用,那么不需专业的防潮箱和干燥剂,只需要在相机包中放入几包干燥剂。大家经常吃的一些 膨化食品,比如“旺旺雪饼”里的干燥剂就可以利用。方法是:拿上几袋这样的干燥剂,放在相机包里,随时可以去潮,过一段时间,干燥剂袋变软了,根据天气情况和拍摄地的实际天气变化,再换几袋进去。简单实用,轻便耐用。但切记不要搞破了。
如果相机已经因为受潮无法正常使用,可以将其放在空调出风口下,将空调开到除湿档,吹2个小时左右,有可能缓解问题。长时间不用机器的话,注意时不时的给机器通通电,也能够达到除湿的目的。
优缺点:直接把相机放入相机包,然后在相机包内放上干燥剂,这种防潮除湿的方法虽然很省事,但是因为相机包没有密封性,放入的干燥剂也很容易饱和,所以起不到持续干燥效果,此方法还是少用。
[这里是分页代码]
相机防潮方法2:密封储物箱+干燥剂
成本:10-50元
防潮指数:★★★
对于普通的消费级数码相机,如果购买专业干燥箱来保存显然有些得不偿失,所以我们建议用密封性比较好的密封箱来保存就可以。密封储物箱一般超市里都有卖,大小规格都有,价格在10-30元不等,我们可以根据相机的大小选购一个合适的箱子。不过,最好选购密封性好的箱子,通常封口处带有密封胶条。
变色硅胶是摄影发烧友最常用的防潮干燥剂,它在干燥时为蓝色,受潮后为粉红色,这时可放置到日光下暴晒或者放在微波炉烘,就又变回蓝色,可以多次使用,而且这种硅胶不会排出有毒和腐蚀性气体,用作相机防潮来讲就再合适不过了。一般的化工商店都有变色硅胶卖,一般10-12元一罐,500克,价格很便宜。
将变色硅胶放在密封箱的底部,上面用一块干净白布做隔离层,把相机放在上面就行,原则上不要让数码机直接接触变色硅胶。有一点要注意,放入相机前,先把相机的电池拿掉,用软布将相机上的脏物和汗擦干净。最后,盖上盖子,均匀的按压盖子使其盖好封闭,以免撒气。
优缺点:此种方法比起密封塑料袋+干燥剂防潮法能更好的吸收潮气,并防止潮气进入,但是密封箱的大小与密封性并不统一,受密封箱容积限制,我们通常只能放入少量的器材,再加上密封效果并不能保证,因此这也正是此种方法的弊端。
[这里是分页代码]
相机防潮方法3:普通的密封防潮箱
成本:约150-1000元
防潮指数:★★★★
普通密封式防潮箱大多由强度较高的塑料制成(也有胶质的),盖口配备有橡胶密封圈,顶部有压力调节阀门可以解决由于负压箱盖打不开的情况。内部配备吸湿装置(吸潮卡),并可以通过充电加热来恢复干燥状态,反复使用。箱体上多数还配有湿度计。
优缺点:维护起来比较麻烦,不过结构简单,价格便宜,除了摄影器材外还可以存放其它容易受潮霉变的物品。
[这里是分页代码]
相机防潮方法4:电子防潮箱
成本:1500-1万以上
防潮指数:★★★★★
电子防潮箱是利用除湿器或是记忆合金,将密闭储藏空间中的水气排出,达到恒定的湿度。较高等级的电子防潮箱,还可以控制要达到的湿度。比较便宜的则没有湿度控制,设计也简陋些。提醒网友们!防潮箱的环境可不是越干越好,最适合相机存放的湿度大约在40-50%,调的太低的话,有些零件上的润滑剂可是会干掉的!
如果是柜式的电子防潮箱,体积比较大,可将它纳入室内空间摆设,下层置放相机、镜头等重物,上层可放光盘或是相本。请注意将湿度设定在40-50%。
优缺点:电子防潮箱绝对是最适合存放相机及镜头的环境,电子防潮箱内的间隔设计可以方便我们整齐放置多部相机、镜头以及相关配件,大多数电子防潮箱还设有防盗锁。虽然它的价格比普通的密封式防潮箱略高,但是长远考虑的话,电子防潮箱会为你省下很多用于更换及购买防潮剂的时间和金钱。
——来源:太平洋电脑网www.pconline.com.cn (本网编辑:栖凤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