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泓:堆砌《时尚》的男人
时间:2009-08-24 11:39:01 浏览数:
了解吴泓有两个理由:《时尚》是一份本土刊物,但是确实是很多人吸收外部思想的窗口。穿布拉达的是一个女人,但是堆砌《时尚》的却是一个男人。 吴泓一手打造了《时尚》系列杂志 80年代的北漂 吴泓,生于1963年7月,江苏人。 1979年,恢复高考的第三年,作为应届毕业生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今天我们还能在江苏省吴江市芦墟中学找到相关的记录。 一个人以后从事了什么,人们总是要寻迹这个人之前是不是有相关的经历,那么吴泓在南京大学中文系求学期间,选修了“文字学”和“书法理论”专业。其书法获得过著名学者侯镜昶教授的指导。以后在担任《时尚》社长之余还出版过《吴泓书法作品选》,不知道有无利用“职务之便”。 1983年,基于当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环境,吴泓被分配到北京《中国旅游报》工作。 《中国旅游报》是国家旅游局主管、中国旅游协会主办的全国性行业报纸。面向各地的旅游局、相关院校、旅行社及航空公司。差不多10年的时间,吴泓从记者、编辑到新闻部副主任。 事后吴泓总结:严格来讲,我不是时尚人,我是一个出版人、传媒人。1993年之前我“不时尚”,我在旅游报社做积累。旅游行业是我们国家的窗口,我接触很多国外的潮流,因为旅游涉及到各个方面,对我们国家(观念上)的冲击还是很大的。 吴泓在《中国旅游报》时,还利用业余时间编著了《中国名胜古迹之谜》、《中国旅游文化大典》等,看名字颇为吻合当时的市场。 吴泓在报社结识了,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刘江、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的张波,张波是羌族,看起来,这三人大概观点接近,较为投缘。 在《中国旅游报》的后期,三人主动接下了《中国旅游报》彩色印刷的月末版,以后《时尚》最初的立意应该就发端于这份增刊。虽然从后面的事看吴泓显然是颇有想法的人,但他的认识却总是能够获得报社的支持。 实际上吴泓在《中国旅游报》的经历颇为被外部看重,以后《时尚》的合作伙伴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亚洲区总裁熊晓鸽在谈及当初合作的原因时说:《时尚》的团队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时尚圈中人……因为是搞旅游的,也容易接受新观念新知识,不会背上自己是专家的包袱而不思进取。 上世纪90年代的时候,伴随着国门渐开,最初的时候同旅游相关,一些西方高端的商品和服务开始逐渐渗透进中国一线城市,但是当时却没有对应的媒体投放机会。而作为旅游类媒体的从业者,吴泓们无疑是认识到了这一机会。 吴泓向报社提出,希望创办那么一份刊物,他的想法得到了报社的支持。1993年4月22日,国家旅游局正式接到新闻出版署的批文,准予发行杂志。报社将东单西裱褙胡同的一处仓房小院腾了出来,作为杂志的办公地点,又拨款10万元,作为开办经费,吴泓担任主编,参与者则是上述说的他的几个伙伴。 谁的杂志? 我的桌子就摆着《时尚》1993年8月8日的创刊号,用今天普遍的标准看,这份承载无数年轻人时尚认知杂志的第一期,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一位金发女郎托着下巴若有所思,背景是淡淡的蓝色,如同是同时期挂历的格调。封面文章是:《多一份爱心你给谁?》、《毛阿敏坦露心曲》,重点内容则是《出国其实很容易——出境游指南》。 双月刊定价为10元,在当时绝对是很高的价格。此时,吴泓还没有信心让这份刊物摆上书报架,而是主要投放在一些酒店、美容院、俱乐部。与此对应,广告将是这份刊物主要的收入来源。 关于刊物名字,基于背景最初的时候定为《旅游商品》,后来觉得范围太窄,于是改名为《旅游消费》,接下来是《摩登》、《流行》、《时髦》等名词,到最后确定为《时尚》。至于“时尚”到底是谁的创意,没有一个正式的出处。 对任何初创媒体来说,当然对特定市场的理解很重要,但很多时候,成功的理由仅仅是坚持和运气。第一期双封面倒翻的设计被市场所接受。在用东拼西凑的资金发行三四期后,随着广告收入的逐渐增加,《时尚》站稳了脚跟。 吴泓在事后总结:我们那时候的读者群是月收入三千以上的白领阶层,比如说创刊第一期我们做的是出国旅游,那时候东南亚刚刚开放,绝对是大款消费,现在去东南亚已经是大众消费了。《传媒》杂志则认为:《时尚》的成功,在于他们培养并造就了一批新型的读者群,在于他们把杂志真正地当成了商品,在市场上真正经受了考验。 杂志定位是一个渐进清晰的过程,谁的杂志?90年代是中国中产阶层形成的最初阶段,消费文化膨胀,外资企业及部分高收入群体逐渐形成一个特定的所谓白领群体,与此对应也有了对应的文化需求,包括圈子内的和圈子外的,《时尚》适时切入了这个市场。 每一家创业团队都会有那么一两个故事,要说明创业的艰辛和创业团队对事业的追求,那么初期的《时尚》也有一个,我们可以姑且一听: 到1994年,也就是时尚创刊一周年之后,《时尚》收支已经有所改善,当然需要钱的地方很多,包括改善员工待遇。但是吴泓提出了一个新的想法,当时的《时尚》一半为彩色印刷,另一半为黑白印刷,吴泓希望大家同意将钱投入到印刷,将当年最后两期改为全部彩色印刷。这个提议获得大家的同意,《时尚》成为一份全彩色印刷的刊物。 1997年对《时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在那一年,《时尚》杂志改为月刊,分“伊人”和“先生”两个专刊出版;刊物改由深圳印刷,提高了印刷质量;并且刊物全部自办发行。 但是更重要的是,他们与与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合资成立时之尚广告公司,现在熊晓鸽是他们合作伙伴了。但是IDG并不拥有时尚类媒体。1998年,通过IDG的介绍,《时尚》购买了美国赫斯特出版集团旗下的Cosmopolitan和Esquire的版权,合作得到了政府主管部门的批准。
赫斯特国际集团(Hearst Corporation)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它的创始人是报业大亨威廉?赫斯特。它在全世界出版了数十个版本的《Cosmopolitan》,《君子》Esquire等著名时尚杂志。 《Cosmopolitan》杂志是世界上销售规模最大的年轻女性杂志,1886年创刊。上个世纪60年代,在海伦?布朗编辑方针的领导下,《Cosmopolitan》向妇女发出了激进的口号:“勇敢地生活,在你生命的每个领域中你都能做到最好!”《Cosmopolitan》在全球发行40个版本,拥有约3千万读者。 《Cosmopolitan》杂志每月所关注的内容包括:两性关系、职业、浪漫、个人成长(特点是模拟人格测验)、最新时装、美容秘方、健康保养、名人专访以及通俗文化的报道。《Cosmopolitan》已经进军电影和电视剧。拍摄的电视和电影中,主题一般都是讲述男人、性和两性关系。 时尚之路 1998年的4月的《时尚》让人感觉焕然一新,从此之后《时尚》以《时尚Cosmopolitan》这个联合品牌发行。已经是杂志社社长和总编辑的吴泓说:“从1998年4月起,我们可以分享全球38个国家的编辑、记者的成果了,《时尚》又迈出了一大步。” 1999年9月,《时尚?先生》与美国著名男性杂志《Esquire》进行版权合作。 2000年,国家旅游局局党组决定将《时尚》杂志社从中国旅游报社整建制划归中国旅游协会主管。同时,将《时尚》杂志社升格为正司级单位,把《中国旅游》、《中外饭店》和《中国旅游导报》划转由《时尚》杂志社主办。《中外饭店》改为《时尚家居》重新出版,《中国旅游导报》则改为《时尚健康》。 在希区柯克的电影《后窗》中我们看到的过分好奇的男主人的女朋友热衷于《Bazaar》。2001年10月8日,赫斯特集团将《Harper's Bazaar》版权授予《时尚》,于当年11月开始出版试刊,第二年正式出版。也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时尚芭莎》 2001年10月《时尚》搬迁到中粮广场C座5层,比办公室搬迁的内涵多一些,《时尚》同时与中粮集团合办500平米的“时尚沙龙”。这从侧面说明,《时尚》的品牌已经在被迅速认可。 2003年,《时尚》迎来了它第一个10周年,3月3日,《经济观察报》以“一本杂志和一个阶层的10年”为题进行整版报道。记者认为:“《时尚》系十本杂志使人们具备了一种宽广的视野,去探寻和追溯时尚,新阶层以及中国人生活方式变迁的背后。”8月12日,时尚10周年庆典活动在颐和园举行。 2003年4月3日,《时尚》与科比亚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成立北京时尚科比亚广告有限公司,将代理《华夏人文地理》。6月25日,《华夏人文地理》改刊号出版。2005年10月19日,《华夏人文地理》与美国《国家地理》合作的《中国专辑》英文版出版,并在法兰克福书展上发放。 2004年,4月23日,《男人装》在建外SOHO第一大道举行新刊发布会。1985年在英国创刊《FHM》全称是“for him magazine”,定位为软性情色杂志,每年一届的全球100大性感美女评选和全球性现状调查报告都是《FHM》的保留栏目。《男人帮》是《FHM》的中国版本。 2005年,11月12日,时尚大厦举行装修开工仪式。 到今天,时尚集团主办刊物的刊物有《时尚》、《时尚先生》、《时尚家居》、《时尚旅游》、《时尚健康?女士》、《时尚健康?男士》;合办刊物的有《时尚芭莎》、《华夏地理》National Geographic、《钟表?时尚时间》;广告、发行总代理的有《好管家》、《座驾》、《男人装》、《美食与美酒》。在其官方网站的介绍上称:《时尚》杂志社是国家旅游局主管、中国旅游协会主办的中央级大刊。 其实难得看见吴泓对“时尚”的个人诠释,不过后来终于找到他在Yoka.com博客上的一段话:关于时尚,我认为是市场经济、商品经济的商品文化。时尚的含义,有人说时尚给他带来自信心,有人则认为是一种不盲从的个性需求。时尚就是创造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现代的生活观念。对商家来讲,时尚是一种商业手段。对时尚界的人来讲,时尚是一种有计划的过时。 赢在中国 如果我们归纳时尚的成功,那么首先,这个阶段,1990年代以来,社会急剧变化,中国的年轻人迫切需要那么一种心理宣泄。 COSMO定位于“风趣、大胆、韵味”,正如同前面所说的“勇敢地生活,在你生命的每个领域中你都能做到最好!”给中国的年轻女性,《时尚》杂志最初的,也是最忠实的读者以鲜活的印象。 美国《Cosmopolitan》重要的主题无疑是两性关系,基于地域文化《时尚Cosmopolitan》对这一主题有所弱化,但是在这一阶段,中国的青年男女正在以有异于传统的价值观念理解这一命题,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是必须要注明的。 《时尚》在一系列合作刊物中脱颖而出,值得媒体从业人员注意的是,一方面他们很好的吸收了海外合作方长期积累的经验,但是另一方面又坚持了本土化的特征。 基于仍然巨大的收入差距,不同区域的人们特定的时尚文化和流行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我们可以注意到一个时尚类合作刊物,偏向于较暗的色调,这对应了工业化国家读者的偏好,但是发展中国家的年轻人仍然希望色彩较为丰富一些。 与此对应,IDG和赫斯特也可能是好的合作伙伴。熊晓鸽认为:我们从来没有认为只要简单地翻译成当地的文字就能成功,这一点上赫斯特集团和我们的观点完全一致。 对与赫斯特的合作吴泓强调:“在中国,读者认可的是《时尚》,而非《COSMO》,所以我们不怕终止版权合作。相反赫斯特却很难在中国再找到像《时尚》那样好的合作伙伴,所以赫斯特提出与《时尚》签一个30 年的战略合作意向,我们并不惊讶。期刊业是一个战略投资的行业,我们十分佩服IDG和赫斯特的眼光”或者这是少数的,市场换技术的成功案例。
我们摘取2006年的《时尚》大事记录的一小段: 6月5日,《美食与美酒》与马爹利合作在京举办《马爹利COHIBA》干邑品鉴会。 6月15日,“中国男性杂志社市场发布会”暨《男人装》两周年庆典在北京凯宾斯基饭店隆重举行。 6月30日,《好管家》在有景阁举办“女人味运动启动发布会”。 《时尚》在频繁举办各种类型的活动。得益于旗下越来越庞大的刊物群体,它甚至于可以实现每周都有活动举办。所有的活动都会得到相关媒体的报道。 中国的媒体只是刚刚处于商业化的最初阶段,好的内容只是媒体成功的一方面,在读者还没有形成阅读偏好之前,甚至于也不是最重要的。在品牌推广方面,《时尚》不只有强烈的意愿,随着时间积累,也有了难得的经验。 最初的时候涉及一个投入的问题,随着知名度的提升,这可以是一个免费的行为,甚至于是一个颇为有利可图赢利模式。问题在于,许多媒体仍然没有觉醒。 一个人的成长与一个阶层的成长 上世纪70年代末期,与开放的国门和经济被逐渐放宽管制的同时,1977年恢复了高考,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大学的教育。他们从事与他们父辈不同的工作,他们与结构性变化的经济契合。 吴泓用很长的时间在走一条传统上普通知识分子的道路,在报社的10年,延续大多数新闻工作者走过的轨迹,但是随着外部世界的变化,他的观念受到了冲击。他觉得需要一些灵活性,以应对环境的变化。 当然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金钱才能生活下去。但是金钱在很多时候,仅仅是在这一阶段证明能力的一种方式。我们羞于说明,我们为什么需要作出一些什么来证明自己,于是我们说,当然金钱是至关重要的。 理想主义的东西并没有被丢弃,实际上被小心翼翼珍藏起来了,在某些时候,会左右我们最关键的取舍。我去过时尚大厦,我要说的是,我对这家杂志社并没有特别的好恶,但是我注意到了它与众不同的工作环境,我知道这一切是真正喜欢这一行的人才会堆砌出来的。 最初的时候,吴泓与他的同龄人对外部世界存在好奇和敬畏,但是好在这是一个中国世纪,我们周围的人成长得很快,很快吴泓们就能够顺利地同外部的新思维共存了,实际上,后来他们也提出了新的认识,并且世界也开始倾听。 2006年9月,《时尚》杂志社,从中粮广场迁入位于CBD商圈中心位置的时尚大厦。 “尽管一些开发区对我们的搬家发出了邀请,但我们认为《时尚》还应该保持一种商业社会的心态,不能够去那些开发区、公园等地区‘养老’,一定要到CBD,必须感受到那种时尚脉搏。”吴泓强调,“25层的时尚大厦我们买了9层,虽然很贵,但我们不能离开CBD。” 什么是中产阶层?这个问题就如同问什么是时尚?结论是一些人对环境的变化拥有积极的心态,他们不介意以不同于夫辈或者传统的方式生活。 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使用招商银行的信用卡,居住在万科的公寓,乘坐东方航空公司的飞机外出,通过携程网预订酒店,当然也包括收看凤凰卫视和阅读《时尚》。现在我们已经可以清晰构勒出这一个阶层。 资本市场相信一个故事,如果某家企业将他的品牌同中产阶层相联系,那么就意味着这家企业将从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获益,并且随着中国中产阶层的形成,他们的品牌也将被市场所尊重,形成的市场地位将会持续上好几十年。 实际上,这意味这家企业将同他的顾客一道去体验随之而来的变化,在过程中分享共同的感受,他们之间不会相互离弃,因为他们之间已经订立了文化契约。 结语:刚刚开始 超级市场的货架上摆满了《时尚》旗下的大量刊物,这给人某种错觉,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办了十几年,而且也仅仅是初具规模的媒体而已。吴泓在创办《时尚》前十年的采编经验,也仅仅是普通的资深而已。《时尚》的合作伙伴则动辄拥有百年的历史。根本来说,这基于特定的环境,这是“一个令每一颗年轻的心都激动不已的时代”,并且故事才刚刚开始。
|